悲欢离合总是无情,任凭阶前雨声,点滴到天明。

7个月前 742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少年时在歌楼上听雨,红烛昏暗,罗帐轻摇。 

壮年时在客船中听雨,江面宽阔,云层低垂,孤雁在西风中哀鸣。 

如今在僧庐下听雨,鬓发已斑白如星。 

悲欢离合总是无情,任凭阶前雨声,点滴到天明。

赏析

《虞美人·听雨》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代表作,通过听雨这一主题,串联起词人一生的三个阶段,展现了人生的变迁和情感的沉淀。

上片“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描绘了少年时的无忧无虑,歌楼上的红烛和昏暗的罗帐,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则转向了壮年时的漂泊与孤独,江面宽阔,云层低垂,孤雁在西风中哀鸣,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下片“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述了词人晚年的心境,僧庐下的听雨,鬓发已斑白如星,透露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则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感悟,悲欢离合总是无情,任凭阶前雨声,点滴到天明,词人已看淡一切,任由雨声伴随着自己的思绪,直至天明。

蒋捷通过《虞美人·听雨》,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把人生的变迁和情感的沉淀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宋词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推荐阅读

2年前

950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1个月前

162

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10个月前

888

雨霖铃·寒蝉凄切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2年前

768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年前

1042

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年前

690

己亥杂诗(其五)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年前

757

自遣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1个月前

229

送柴侍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