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赏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质朴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和深挚的情感打动人心。
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写妻子来信询问归期,而诗人自己却无法给出确切日期,简单的七个字,便将诗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直白地展现出来。“未有期”三字,充满无奈与惆怅,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诗人宕开一笔,描绘眼前之景。“巴山夜雨”点明地点与环境,秋夜的巴山,大雨倾盆,池塘水满。这一环境描写,不仅渲染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更借景抒情,那涨满的秋池,恰似诗人心中满满的愁绪。同时,这一句也为后文的想象埋下伏笔。
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的思绪从当前的孤寂场景跨越时空,驰骋到未来相聚之时。“何当”二字,表达出对未来团聚的热切期盼。“共剪西窗烛”,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夫妻二人在西窗下,一边剪着烛花,一边亲切交谈。而交谈的内容,竟是如今这令人愁闷的巴山夜雨。诗人通过对未来欢聚场景的想象,以虚衬实,更加突出了此刻的孤寂和对妻子的深切思念。这种从当前苦况预想未来欢乐,又以未来欢乐反衬当前苦况的写法,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曲折,余味无穷。整首诗虽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时空转换自然巧妙,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