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娇艳。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赏析
- 起笔惊艳,侧面烘托:“云想衣裳花想容”,此句起笔便惊艳绝伦。诗人李白不直接描绘杨贵妃的容貌与服饰,而是运用奇妙的联想,从侧面烘托。让云都想要如她的衣裳般绚丽,花也想要如她的容貌般娇艳,将杨贵妃的美升华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使读者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位倾国倾城的佳人形象。这种以虚写实的手法,赋予诗歌丰富的想象空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春风拂槛,实景添彩:“春风拂槛露华浓”,诗人的笔触从想象回到现实场景。春风轻拂着栏杆,娇艳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华贵艳丽。这里既实写了眼前的景色,又以花喻人,暗示杨贵妃如同这春风中娇艳的牡丹,在君王的恩泽下尽显风姿。“露华浓”不仅描绘出露水的浓重晶莹,更象征着杨贵妃备受恩宠,将她的高贵与娇艳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句将自然景色与人物形象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富贵、华美的氛围。
- 仙境类比,升华形象:“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诗人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杨贵妃比作仙子。“群玉山”是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瑶台”则是仙子们居住的仙宫。诗人认为像杨贵妃这样的美貌佳人,只应在仙界出现,若非在群玉山头目睹其风采,那就只能在瑶台的月光下与之相逢。通过这种与仙境的类比,进一步升华了杨贵妃的形象,使其美带有一种超凡入圣的意味,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整首诗辞藻华丽,想象丰富,将杨贵妃的美貌刻画得细致入微,充满了浪漫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