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年前 1K+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

金章宗泰和五年,我去并州参加科举考试。在途中遇到一个捕雁的人说:“今天早上捕获了一只大雁,把它杀了。另一只逃脱罗网的大雁,悲鸣着不肯离去,最终竟然自己从空中投地而死。”我听后买下这对大雁,把它们埋葬在汾水岸边,堆起石头作为记号,称作“雁丘”。同行的人大多为此赋诗,我也写了这首《雁丘词》。我过去所作的词没有符合音律,今天重新加以修改定稿。

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大雁啊,你或许会说:在这浩渺万里的层云之上,在这连绵千里的暮雪笼罩之下,失去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能怎样呢?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如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所以不愿让它们与莺儿、燕子一般死后葬入黄土。于是,这对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一般的莺儿燕子一样化为黄土。千秋万古后,也会有像我这样的钟情墨客,来寻访这小小的雁丘,狂歌纵酒,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赏析

这首词是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歌颂了大雁之间生死相依的爱情,同时也蕴含着对世间至情的赞美与感慨。

上阕开篇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一震撼人心的设问起笔,直接点明主题,引发读者对爱情本质的深入思考。随后,词人描述了大雁“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的生活,展现出它们相依相伴、历经岁月的深情。“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将大雁的情感类比人间痴情男女,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则通过想象殉情大雁的内心独白,深刻地表达出失去伴侣后的孤独与绝望,进一步强调了这份爱情的坚贞和深沉。

下阕,词人的笔触从对大雁爱情的描述转向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昔日汉武帝巡幸时的热闹场景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荒芜,形成了强烈的今昔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借用典故,表达出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与无奈。“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词人认为大雁的深情连上天都嫉妒,它们不应与平凡的莺燕一样归于黄土,体现出对大雁爱情的高度赞美。结尾“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表明这对大雁的爱情将成为千古佳话,吸引着后世的文人墨客前来凭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这份爱情的意义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用典巧妙,将对大雁爱情的歌颂与对历史、人生的思考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是对动物间美好情感的礼赞,更是对世间所有至情的深情呼唤。

 

推荐阅读

2年前

689

折桂令·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年前

950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2年前

709

长相思·折花枝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2年前

1137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年前

93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年前

646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年前

813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年前

715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