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经典之作,以细腻的情感和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一段微妙而动人的情感经历。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点明时间与地点。“昨夜”的重复强调,营造出一种追忆往昔的氛围,星辰与凉风的环境描写,增添了浪漫而略带忧伤的气息。画楼、桂堂等词汇,描绘出宴会之地的华丽,暗示出诗人所参与的是一场高雅的社交活动。
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诗人感叹自己虽没有彩凤那样的翅膀,无法与心仪之人双宿双飞,但两人的心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相通,能够心意相通。此句将爱情中那种无法靠近却心灵契合的微妙感受刻画得入木三分,精准地捕捉到了恋人之间默契而又无奈的情感状态。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描绘了宴会上热闹欢乐的场景。送钩、射覆都是古代酒筵上的游戏,“春酒暖”“蜡灯红”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温馨与欢快氛围。然而,这种热闹与诗人内心因无法与爱人尽情相处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衬哀情,更显其情之深、愁之切。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笔锋一转,从宴会的欢乐场景回到现实。诗人听到五更鼓响,不得不去官府应卯,感觉自己如同飘转的蓬蒿般身不由己。“嗟”字直接表达出诗人的无奈与叹息,展现出他在爱情与仕途之间的挣扎,将个人的情感与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深沉。整首诗情感细腻复杂,意象丰富优美,体现了李商隐无题诗独特的艺术魅力。